您在這裡
2025數學想想師資培訓課程-自己的數學,自己教(二)「高雄場」
報名請留資訊,將有專人與您聯繫。
2025年數學想想師資培訓課程
自己的數學,自己教(二)
史英/本課程總策劃暨數學想想總主筆
應該是「自己的小孩,自己教」吧?會不會是打錯字,才變成教──「自己的數學」?更何況,數學又不是情人可以變成「自己的」,怎麼會有「自己的數學」這種東西?!
其實,正是因為人們普遍有這樣的疑問,我們才準備了「數學想想」,讓大家把「數學」變成「自己的東西」,就好像袋裡的手機,甚至是身上的手腳,而不像鞋子裡的異物──那就是「自己的數學」了啦!
以上的話,在今年四月「自己的數學,自己教」(一)的前言中大概講過了;但四月沒來上課的人大概還是很難相信:沒錯,在這個打詐的時代,絕對不要相信任何花言巧語。
那就讓我們舉個實例,讓大家「親身體驗」一下:例如,「2除以3到底是2/3、還是3/2啊?」要跟小孩講明白,大家都覺得「對牛彈琴」「百口莫辯」吧?學校課本又根本就「不講道理」,只叫小孩背規則:只要是背下來的,就是會忘記啊!
所以「數學想想」提供一種「想的方法」(註1),讓大人小孩都可以一想就通,清清楚楚感覺那是「自己的東西」,再也不會被時間老人奪走了。
但這次「自己的數學,自己教」(二)和四月的春季班不同,是要讓大家把「中高年級」的數學變成自己的,所以就有一點挑戰性;因為這些內容對多數人來說,比起低年級的更「沒有感覺」,因而要多花一點力氣──
讓感受力更敏銳一些,放頭腦更自由一些,對自己更有信心一些!
但這樣就可以了嗎?空口無憑,再隨手舉一個例子,例如,三角形內角和,據說,必須是180度;但這個數字,是個巧合呢?還是個必然──波蘭詩人辛波絲卡曾說過:「我為稱之為必然,向巧合道歉」;但在這件事情上,她不必道歉,那絕對不是巧合!
針對這個內角和,「數想」要教的,其實是這個宇宙的諸多奧祕之一;而且超越一般所謂的「證明」,要讓每一個自己,從自己內心的深處「知道」,知道它「必然」如此,毫無疑義!(註2)
但這有個先決條件,負責帶小孩的老師,無論是爸媽還是學校老師,要先把自己教會,擺脫以前學的那種「他們的數學」,也就是:自己的數學,要自己教啦──教小孩、同時也教自己!
*註1及註2的說明請詳見簡章。
【課程表】分為三次線上課程、一次實體課程

【課程資訊】
- 課程內容涵蓋數學想想三年級(少量)、四年級、五年級(部分)、總計16個單元
(註:數想出版至五下;然五年級課程已包含部份一般六年級課本的內容) - 總上課時數:24小時(線上18小時,實體6小時)
- 線上課使用軟體:Cisco Webex
- 線上課程未滿40人不開班;實體課程未滿10人將併至其他教室。
【課程費用】9900元
優惠方案(優惠方案擇優適用,不得同時併用。)
- 超早鳥優惠:2025/10/17前報名,可享優惠價8800元。
- 早鳥優惠:2025/10/31前報名,可享優惠價9000元,並贈送《好話牌》。
- 團報優惠:三人同行,即可享有超早鳥優惠方案(敬請電話洽詢)
- 大學在學生特別優惠價7800元(需面談,敬請電話洽詢)
- 參加此培訓課程期間,可享購買《數學想想》的最優惠價格。
【課程總策劃】史英 / 數學想想總主筆
【師資群】
- 史 英:台大數學系、教育學程教授(退休)、數學想想總主筆
- 邱曉芬:想想研發中心主任、數學想想國教學長
- 馮秋萍:數學想想國資深老師、新竹教室主任
- 岳祥文:數學想想資深老師、人本寒暑期營隊資深顧問、親職教育講師
- 黎敏秋:數學想想國資深老師
【招收對象】
- 想要成為「數學想想」專業老師的人
- 想要學習如何教「數學想想」的教育工作者
- 想要以「數學想想」教自己孩子的爸媽
【考勤與結業】
- 完整參加培訓者為全勤,結業時將獲結業證書及『正面管教法』一書。
- 所有線上課程錄影回看期限至2026年1月底。
- 全勤定義:一定限度內之缺課完成補課視為全勤。
- 補課定義:僅線上課提供補課,學員需觀看課程錄影,並繳交上課筆記且通過審核。補課筆記未通過審核者,該補課時段視為缺課,但可重新提交筆記直到通過。
- 遲到、請假及補課規則:
- 線上課遲到超過40分鐘者,該時段視為缺課,需進行補課。
- 請假者可補課,所缺之課需於下次課前補課完畢。
- 請假時數6小時以內者,按規定補課視為全勤,可獲結業證書。
- 以下情況恕不發給結業證書:
- 線上課請假超過6小時(可觀看課程錄影,但不算全勤)
- 實體課未參加者(實體課無法提供補課)
- 缺繳作業或所繳交之作業內容明顯不足,合計超過1份。
